《中国饮食文化史》周明鑑评价

2014-01-01 16:59:00  来源:本社  编辑:社网站  浏览:4421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的出版,是我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本书分十个地域,全面、科学地总结了中华民族在饮食文化领域中的学术成果,填补了中国饮食文化学没有大型专著的空白。它必将对国内饮食文化研究的发展,对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对确立中国学者的国际学术地位,对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书有以下特点:

  1. 以学术带编纂

  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不仅有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文献学、民族学、民俗学、烹饪学、食品科技等十几个学科的支持,同时在编纂过程中不断进行研究探讨,从而提炼总结出“医食同源”“天人合一”“尚‘和’”等一系列贯穿于我国饮食文化中的学术观点,这些,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以此指导全书的编纂,也填补了学科中的空白。

  2.材料丰富

  本书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跨度十分广泛。时间上自上古直至现代,因而必然要以大量古籍乃至考古的材料作为依据。空间上自西藏、新疆直到华北、东北等十个地域,涉及水源、生态、物产、食物原料、烹饪技术、食礼食俗、饮食习惯等方面,资料十分翔实。

  3. 编者阵容强大

  主编是中国饮食文化界的领军者,各卷的编者也都是业内各有专长的知名专家。

  4. 精品出版工艺流程

  本书的编写工作自始至终是按照精品图书的要求做的。编辑和审稿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古籍部分全部由中华书局的古籍专家以不少于三种版本的善本进行核对;历史部分经过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专家的审读;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则经过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宗教局的审查。责任编辑对每一卷都有十分详尽的审读报告,与编者从学术上进行全方位的反复探讨。全书在编纂过程中和编完后分别按照辞书编纂的严格要求,做了20项和53项专项检查,确保了全书的质量。一位出版界的老前辈说:“在浮躁之风日盛,以码洋、利润论英雄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这样做书?!”

  本书的责任编辑马静编审是一位学者型编辑。她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努力,在饮食文化界具有一定影响。由于大型学术著作的投入大、出版周期长,所以出版很难。本书从策划到出版历经二十多年,期间历经坎坷。马静为了筹集经费,为此奔波多年,经历几上几下,即使在身患重病期间也没有放弃。最后争取到了国家出版基金强有力的支持,对这套书的出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和她在工作上接触较多,得知她在编这套书的过程中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从不休节假日,有时甚至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这种对文化事业执着的坚守精神是十分可贵的。